(相关资料图)
5月18日下午,2023年“5•18国际博物馆日”中国主会场活动主题论坛在福建博物院举办。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、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,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,福建省委常委、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彦,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、厅长林向东出席论坛。来自国家文物局、国际博物馆协会、中国博物馆协会、国内知名高校、国外知名博物馆,以及全国各地博物馆界代表、知名学者,文化名人、教育领域专家、志愿者和社区代表现场聆听了嘉宾分享。
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、省文物局局长、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作主旨演讲
在主题论坛现场,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、省文物局局长、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紧扣“博物馆、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”这一博物馆日主题,以《博物馆:可持续发展的三“生”思考》为议题作了发言。傅柒生从“生活的现实主义:博物馆的方位”、“生态的浪漫主义:博物馆的味道”、“生命的英雄主义:博物馆的力量”三个角度,生动分析了博物馆应融入城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,以相互融通构建和谐共生的文化格局,鲜明阐述了人们所肩负起的保存传统价值、传承历史文化、开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责任。
傅柒生与现场听众分享博物馆工作心得
“博物馆是生活的文化客厅。”傅柒生表示,博物馆是连接历史、现在和未来的桥梁,随着博物馆热不断升温,博物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宝库和精神食粮,所以未来的博物馆不仅是考古文明的展示厅,更应该成为讲好城市故事、中国故事的“演播厅”。各地博物馆应注入常态化优质公共文化服务,将传承历史记忆、聚合城市人气、铸造文旅地标、宣传展示集于一体,使博物馆更有温度、有互动、接地气,让文物“活”起来,让文脉传下去。
“博物馆是生态的美丽花园。”傅柒生指出,数千年的中华文明遗存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,它们也是先人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利用自然的智慧体现,因此,博物馆亦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忠实守护者与传播者,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和自然生态味道。傅柒生以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和厦门鼓浪屿为例,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,生态兴则文明兴,重视生态环境保护,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认识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生态文化,更有利于保护好、传承好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。
“博物馆是生命的精神家园。”傅柒生强调,博物馆是一个民族自我认识的指南,它所展示的种种文物,记载着祖国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,塑造着国人的骄傲自豪,激励着亿万炎黄子孙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奋斗。博物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,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历史文物,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的精华,同时也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,让文物以及文物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摆脱高冷、陈旧的成见,成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的可触可感、能解能悟的鲜活事物。
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、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、国际博物馆协会执委赵丰、福建博物院001号志愿者吴乃心等来自博物馆、教育、志愿服务领域的专家学者,也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形势,从博物馆发展、文化教育、志愿服务等方面,进行了精彩发言。
本届论坛由国家文物局、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,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福建省文物局、福州市人民政府、中国博物馆协会、中国文物报社联合承办。据介绍,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中国主会场活动主题论坛是国家文物局解读博物馆发展成就、谋划发展前景的重要载体,已成为博物馆领域紧跟时代发展、回应社会话题,进行跨行业、跨领域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。
来源:省文物局
标签: